這件事說來感傷,無論是否牽涉到情愛轇轕,人際關係本身就內建有複雜的因緣起落、海上花開。古早時代若兩造彼此有了那種不共戴天深仇或孽海,到老至殘不往來也就罷了,但社群時代寬頻時代,一切之交流網絡都是以食指、以按鍵、以電波,百或千分之一秒就訊息傳遞完成,那麼將他者隔離的大絕招顯得格外重要。

姑且截圖省略掉那些年你與學妹熱戀時,暖熾熾閃曬情深的似水年華,直接蒙太奇到樂章收束前的終止記號,「封鎖」這概念可以說是整條人際關係裝配履帶、或如蛛網般的情緣到了最終最末,最欲說還休的當口,非得仰賴不行的科幻與虛構裝置。然而在那即時通訊聊天軟體萌芽初期,封鎖還僅只是片面的、或說單向度的事。學妹封鎖了你之後,從此你只得勾眼巴巴望著她那只再沒機會由紅轉綠的獨舞人偶,永遠靜止在好友名單的最底層,像再也翻攪不起乳白色水花的寂靜游泳池。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 過濾器 光頭水





即便如此,你們在現實生活仍能行禮如儀,微笑,招呼對方或佯裝渾然無其事地錯身。

進入後臉書時期,封鎖那真可是另一番光景,甚至是一門專業的邏輯學。首先封鎖成了雙方默認體知的現實,封鎖後自動解除好友這點不消說了,爾後因看不到(被)封鎖對象的動態與留言,當朋友與封鎖對象交互回覆留言時,就成了朋友一人自言自語的狀態。那是一個何其幻泡、何其孤寂的場景啊。

學妹封鎖你之後沒多久,一滑開臉書,看著臉友自顧自對著空氣、對著猶如透明人形回話,立馬得知是那隱身了的學妹在鏡面的另外一端。這簡直有如降靈,如起乩觀落陰那種層級的禁術了。好在這兩年臉書動態牆機制更新,留言下方可以獨立回覆留言。從此你再也見不著被封鎖對象的回應。即便他們就在你的前後上下。簡直像張小嫻那句不知道被複寫了多少次的簽名檔——世界過濾器 水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……

而是你與那些被封鎖卻休戚與共、並存不悖的封鎖友們。

張愛玲有一篇幅不長,卻在爾後屢被徵引互文的小說〈封鎖〉,故事講一對男女共乘叮叮車行進街道途中,城市突濾水器遭遇封鎖,於是開展了一輪搭訕。你總覺得這小說意義在於「封鎖」一詞後續衍發的迴響。黃文鉅《感情用事》就有一篇同名作〈封鎖〉,寫的就是MSN時代,從此封鎖到彼封鎖的人際對位和錯位。

不過隨著黃文鉅的散文集結至今又隔經年,你不禁懷念起MSN斷代的輕巧、迂迴,晦澀和含蓄。要知道,封鎖這件事只能實作而難以言說,若真遇到不識相不討趣的執拗使用者,硬是要問清楚自己是不是成了你隔絕的對象,那真是史上最尷尬。過去我們還能推說最近繁忙少上線,或登入不了通訊軟體這類敷衍胡話,但人人有臉有書的世代到臨,動輒謊稱什麼要隱居要厭世而棄絕臉書,還真當自己是武當派張真人,閉關鑽研太極拳奧義,這恐怕是唬不了人的。

即便如此渾渾說去,但年少如你也難免勾勾纏著學妹,關心她的電腦狀況何時排除,一往情深騙自己學妹很快會回歸你們的通訊舒適圈,自己不可能是孤零零被封鎖的那個人……其實封鎖與被封一線之隔,本質都是如此脆弱而寂寞吧。

(中國時報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charortix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